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难不
2021年,因为新冠疫情肺炎的影响,所以各省市的物理试卷难度系数都不大,但是不同的省份,不同的省市物理试卷的难易度略有不同,有些省份的物理试卷难度偏大,有些省份的物理试卷难度偏小,这个要根据当地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情况有关系,不过,因为受新冠疫情肺炎的影响,2021年的中考物理试卷难度普遍不是很高
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
1、力学基础
速度公式:v = s/t,记住单位换算(1m/s=3.6km/h)。
密度计算:ρ = m/V,水的密度是1×10³kg/m³,常考浮力、沉浮条件。
压强公式:p=F/S,液体压强p=ρgh,大气压约10⁵Pa。
2、简单机械与功
杠杆平衡条件:F₁×L₁=F₂×L₂,分清省力/费力杠杆。
滑轮组:拉力F=(G物+G动)/n,机械效率η=有用功/总功×100%。
功和功率:W=Fs,功率P=W/t,单位注意瓦(W)和焦(J)。
3、热学核心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
比热容公式:Q=cmΔt,水的比热容4.2×10³J/(kg·℃)常考。
热机效率:η=有用功/燃料完全燃烧放热,一般低于40%。
4、光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对称)。
凸透镜成像: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照相机(u>2f)、投影仪(f<u<2f)原理必背。
5、电学必考公式
欧姆定律:I=U/R,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电功率:P=UI=W/t,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焦耳定律:Q=I²Rt,电热器利用电流热效应。
6、能量与能源
能量守恒: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转化或转移。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然气。
Tips:实验题常考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画电路图要规范!公式别记混,单位统一再计算~
相关问题解答
1、“2021年中考物理到底难不难啊?我同学都说最后一道大题超纲了!”
其实难度因人而异啦!我看了一些考生反馈和老师分析,2021年物理中考整体偏基础,但个别地区(比如江苏、上海卷)最后一道综合题确实有点“拔高”,考了电路设计和浮力结合的问题,不过别慌!这些知识点都在课本范围内,只是更考验灵活运用,建议多刷往年真题,熟悉出题套路~
2、“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有哪些?求划重点!”
来来来,直接上干货!2021年高频考点包括:
力学:牛顿第一定律、压强公式(p=F/S)、浮力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电学: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P=UI)
光学:凸透镜成像规律(背会“物距像距表”就行!)
热学:比热容计算(Q=cmΔt)
记住这些,70%的基础分稳拿!
3、“实验题总丢分怎么办?有没有速成技巧?”
实验题就盯住这几点:
步骤细节:测量密度”必须写“多次取平均值”(老师扣分重灾区!)
器材名称:别把“滑动变阻器”写成“电阻器”这种低级错误!
结论表述:一定要带“在XXX条件下,XXX与XXX成正比/反比”
考前把课本实验全部过一遍,尤其注意“误差分析”套路!
4、“物理公式太多记不住,能只背重点吗?”
当然可以偷懒!优先背这些“万能公式”:
速度v=s/t(几乎所有运动题都靠它)
功W=Fs(力学大题必用)
焦耳定律Q=I²Rt(电学热学结合题高频)
其他公式考场上现推也行,比如压强和浮力公式互推,省下脑容量!
(P.S. 以上结合了多地中考试卷分析和老师建议,具体以你所在考纲为准哦~)
本文来自作者[酒笙清栀]投稿,不代表唯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ycenter.cn/jyan/202504-9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唯婉号的签约作者“酒笙清栀”
本文概览: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难不2021年,因为新冠疫情肺炎的影响,所以各省市的物理试卷难度系数都不大,但是不同的省份,不同的省市物理试卷的难易度略有不同,有些省份的物理试卷难度偏大...
文章不错《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难不 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内容很有帮助